內分泌代謝科02月份糖友小課堂
時間:2024年 02月20日 | 主辦單位:宜豐縣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 |
活動形式:PPT演示 | 地點:內分泌代謝科宣教室 |
獲益人數:12人 | 參與人數:12人 |
宣傳材料發放數量:12(份) | |
活動主題:《得了糖尿病需要怎樣運動?》 | |
授課老師:汪娟 | |
活動小結:通過糖友小課堂,糖友及家屬了解和掌握如何去進行運動。 | |
活動評價:通過宣教,糖友及家屬了解和掌握運動的好處及注意事項。 | |
生命在于運動,對于糖友們,運動有什么好處呢? 1、改善血糖控制2、增加胰島素敏感性3、促進脂肪消耗4、改善心肺功能 5、增強社會適應能力,增進心理健康 運動有這么多好處,那我們如何科學開展呢? 在此原則下,還應注意以下幾點: 1、選擇適宜的運動: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,如散步、快走、游泳、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,以及瑜伽、太極拳等柔和的運動方式。 2、定期運動: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,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或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,可以分為幾次進行。 3、控制運動強度:根據自身情況和醫生的建議,控制運動的強度,避免過度運動導致血糖過低或其他不良反應。 4、避免長時間靜坐:盡量避免長時間久坐,每隔一段時間就起身活動一下,可以進行簡單的伸展運動。 5、注意運動前后的飲食:運動前適量進食,確保血糖穩定,運動后及時補充適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,以恢復體力和血糖平衡。 6、監測血糖:在運動前、中、后監測血糖水平,了解自身的血糖反應,避免運動引起的低血糖或高血糖情況。 7、注意藥物調整:如果正在使用口服藥物或胰島素治療糖尿病,在運動前可能需要調整藥物劑量,以避免低血糖的發生。 8、尋求醫生指導:在進行運動計劃前,最好咨詢醫生或專業的運動指導師,根據自身情況制定適合的運動方案,并定期與醫生進行隨訪。 糖尿病常伴有系統并發癥,這種情況下,運動又有什么新的注意事項呢? 一、糖尿病腎病 ●輕微蛋白尿(24h尿蛋白定量>1g):可進行中低強度運動,如散步、購物、做家務、打太極 ●中度蛋白尿(24h尿蛋白定量1.0-3.5g):可進行低強度運動,如:跳交誼舞、做體操、平地騎車、打桌球、打太極等 當出現以下癥狀時禁止運動: 1、持續大量的蛋白尿2、反復出現水腫3、血壓控制不良4、嚴重的腎功能不全、尿毒癥 二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輕度●可選擇中、低強度的有氧運動,避免舉重等閉氣活動。 中度●可選擇中、低強度的有氧運動,避免頭部向下等用力活動。 重度●有眼底出血的危險,需嚴格限制運動。建議僅做一些低強度運動。如果進行激光治療后,病情穩定,才可以進行一些中強度的運動。 三、冠心病 ●輕度供血不足:(無明顯癥狀,或僅表現為心電圖異常)可選擇中、低強度的有氧運動,避免舉重等閉氣的無氧活動 ●偶有心絞痛或陳舊心梗:可選擇步行、做操、打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 ●頻繁心絞痛或急性心梗:避免運動 四、腦梗死 急性期:避免活動 亞急性期:必要的床上局部活動和盡可能的做被動活動,且需要家屬協助完成 慢性恢復期:針對需要加強(尤其是癱瘓部位)的功能進行訓練,必要時用輔助器械 五、糖尿病足 ●選擇合適的鞋●每次運動前要注意檢查鞋內有無異物,鞋內有無破損 ●運動后,要仔細檢查足部有無紅腫或受壓的痕跡,如果有, 說明鞋不合適 ●一旦發現有皮膚破潰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●有足畸形或足腫脹時尤其要注意,決不能赤足或穿涼鞋運動,以散步為宜,不宜選擇較劇烈的運動 六、骨質疏松 運動方式: ●選擇有氧耐力運動,如慢跑、快走、騎車等,不宜選擇高強度短時間的運動 ●適當進行肌力的訓練,如啞鈴 ●進行平衡和靈活性訓練是預防跌倒的重要運動方式,如體操、舞蹈、太極拳等 運動量: ●逐漸增加,嚴重骨質疏松患者可進行間歇運動 場地:●特別注意場地的平整,預防跌倒,盡量在陽光充足的地點運動, 但不要選擇在正午 不適情況處理:一旦出現骨痛、抽筋等癥狀,應立即休息,若無緩解則應及時就醫。 現場圖片: |